◎贯穿操场东西两侧的520服装秀舞台
南艺一届又一届的520嘉年华,成长为更精致、惊艳而优雅的城市派对,也是因为更多南艺人、市民和艺术爱好者们的支持而来,指导老师在社交平台上为设计者们的声援支持与出谋划策,倒计时让所有目光与聚光灯锁定于老师和设计师们,融为才华横溢的美满大家庭。今天服装设计专业同学们的作品也进行了第二次试装,2018年设计学院的“服娃们”都有怎样奇妙的构思呢?
▼
◆ 部分作品介绍 ◆
朱雨晴
作品《APHRODITE~Sea of Lapis Lazuli 》
作品以婚纱为主题,灵感来自于幽邃神秘的海洋,无论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斑斓绚灿的海底世界,还是那些经典的神话传说,美丽与玄幻并存,给人无数种的可能性。设计的灵感元素主要来自于浅海的珊瑚礁,以珊瑚礁这一元素进行延伸性的是实验性设计,整体颜色为全白,以装饰与现代婚纱相结合的方来进行服装的重新诠释。主要表达一种对于爱情的向往,就像童话里的美人鱼一样,无论是结果如何,都要勇敢去追寻。
在材料的选择上,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设计师发现一次性桌布(白色塑料纸)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褶皱非常漂亮,于是以此为主要材料,重新改造,排列,拼贴,得到新的面料基底效果,展开一系列的延伸设计。
丁玎
作品《织言片语》
作品以一带一路为灵感源,在服装整体廓形上,将一些丝路物件(东方的茶叶瓷器,西方的琥珀香料等)融入服装造型中,进行面料堆砌和造型重构,以实验性服装作为载体,表现“织言片语”的主题。
在材质的选择上,尝试使用非常规的面料改造手法和特殊的工业化材料——硅胶进行大胆创新,经过多次的失败和重新尝试,最终实现了反传统的材质和传统文化的猛烈碰撞,更好的表现了现代丝路精神。
宋吉娜
作品《承·驳迹》
作品的设计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拜占庭玻璃镶嵌画为研究对象,撕破华丽、奢侈的本像,从其像素化的表现形式入手,探索这种古老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上传承与发展的运用。
在系列设计中,金银交织的线条由马赛克壁画一步步简化提取而来,层层叠叠犹如年轮般的印迹,诉说着过往轻巧细碎又熠熠生辉的时光;点点白光透过层叠的磨砂PVC结构,仿佛隐藏了一片拜占庭式的理想国度,走向那光明的未知;由指甲油和细小的装饰铆钉绘成的图案,将拜占庭镶嵌壁画用一种更感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斑驳而不失华丽。
丁磊
作品《Crack-Lion Dance 》
作品“一带一路”中的“舞狮文化”,运用‘狮头’的元素进行分析提取,将“狮头”的外形分解与破旧的棉纱相结合,呈现出新的面料肌理以及视觉冲击,将狮头的肌理运用到服装上面去,更好的切入主题,运用皮革,网纱等辅助面料来增添服装的丰富性以及造型感。
王梓悦
作品《无题》
作品主题为“江南水乡”,元素主要来自传统江南水乡服饰。设计手法受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绘画、立体主义绘画、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山水画启发,通过中介物联系内外空间的手法来处理元素同元素间,元素同主体间、元素同环境间的关系,希望以此来回应当下流行的本土化设计。
两套衣服着重强调领子,因为领子隐喻着不同的社会阶层。传统的蓝印花布用的是夹缬、蜡缬的手法印染手法,而设计者大胆创新使用喷漆,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在材料上选择了普通的布料,装饰物是用的可水洗的牛皮纸。
蒋含琪
作品《梵音》
毕业设计师从一带一路中提取了佛教传统的服装风格,整个系列作品看不到拉链和纽扣,采用披挂式穿衣方法,红蓝色彩对比强烈,佛教元素鲜明。
tpu等新颖面料的选择是整件作品的一大亮点,透明的质感与传统的造型形成对比,用现代审美诠释传统元素,在表现佛教主题的同时也不乏时尚感和趣味性。
卢怡君
作品《衿织》
作品借鉴一带一路中伊斯兰文化,整理并加以设计师的奇思进行重新构成。服装以伊斯兰文化中对黄白色调为主色调,大量使用纯手工编织工艺,用飘带打破沉闷,加以亮纱进行点缀,结合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几何图案和非常规的立体廓形,增加了服装的立体效果和趣味性,为古老伊斯兰文化营造出一种现代感。
罗贤兰
作品《意汇》
敦煌艺术是丝绸之路上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极致融合,是历史留下的瑰宝,这个系列就是以敦煌壁画当中的飞天形象为灵感来源。服装运用飘带、网纱、冰丝等材料,突出了飞天形象的灵动飘逸感,结合立体刺绣、抽褶、数码印花等创新工艺,打破传统刺绣的平面感,凸显立体效果,使得整体设计既保留传统又超越传统。
在色彩的选择上,毕业设计师大胆采用白色为主,各种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为辅的色彩构成,视觉效果极佳,紧抓观者眼球。
▼
本次服装设计作品是由姬益波、陈飞两位老师指导的2018届全体服装设计毕业生的作品,本科生45名、研究生4名,共计49名同学带来的130件作品。设计作品总体围绕设计学院“实验性”的大主题下展开,具体创作又分为三个小的主题方向:“一带一路”、“以文创设计为中心的苏州的水乡服设延伸”、“跨界交叉为基础的实验设计”。
本次服装毕作品秀展现出学生四年来对服装艺术专业的时代性感悟和思考,不断探索服装设计艺术的多重可能性,大胆进行实验性尝试,用无拘无束的构思突破了常规的束缚,诠释出具有探索精神、独具艺术魅力、符合时代需求的原创性服装设计作品。作品的亮点表现在对新材料的研究、新工艺的探索、新穿着方式的追求等,创新、实验是南艺服装的主旋律,希望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大家带来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如此震撼的服装都是14级服装设计专业同学们没日没夜辛勤付出的成果,服设工作室里,同学坐在方凳上,低着头用缝纫机缝纫布料,旁边的案板上,放着剪刀、直尺、裁剪好的布料、零碎的布头,"服娃们"忙碌的身影体现出他们对作品的热情与挚爱,不论何时都能看到"服娃们"醉心于针线之间。
专注的他们,审视着自己的作品一再思索,不断改进,对小编的镜头毫无察觉。执着应该就是他们对自己作品得到态度吧。
量尺寸,画线稿,这是“服娃们”每天必做的事情了,完美的作品便是在他们不厌其烦的修改中诞生的。
这样认真的背影,在服装设计工作室中随处可见。长时间保持这个状态的他们经常腰酸背疼,但是他们并没有怨言,依旧埋头苦干,为520的服装大秀奋斗着。
加油吧,你们是最棒的!
毕设期间,泡面似乎变成了日常,这样蹲成一排吃泡面的样子真是既有点搞笑,又让人心酸啊。
堆满材料和图纸的桌上,只有一角是他们留给自己休息的地方,累了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等下起来继续奋战!
不知什么时候起,工作室变成了“服娃们”的家,他们每日每夜的工作,晚上就铺个垫子将就睡一下,第二天又是一天的忙碌在等着他们。小编觉得这样认真的你们真的很帅哦!
谁说服装设计师只要美美地画图的?
穿针引线才是他们的日常,一枚小针遇见一团针线,这本是最普通的相遇,却被一双纤纤素手演绎成了绕指温柔,当一件件作品完成时,相信现在他们手指上受的伤最终都会成为他们的荣耀。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服娃们”脸上的笑容终于可以绽放开来了。服装成品的完成应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和奖赏。
为了获得最完美的效果,他们都曾在苦海中沉浮,才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不曾给予过他们独得之厚,他们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和通宵达旦的艰苦劳作。
最后祝愿520服装设计大秀圆满成功!
采编 | 杨黎艽
编辑 | 黄今
感谢姬益波老师和14级服装设计专业同学提供的照片
美 尚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