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南艺,由设计学院邬烈炎院长亲自勾绘设计蓝图,编制环南艺园区文创规划方案,从宏观角度明确项目定位、项目总体框架和片区的内容定义与划分,并对分项内容,包括建设宗旨、特色定位、空间结构、细节筹划等,做出了详细的策划。
在具体的设计操作环节中,环艺专业资深教授韩巍、卫东风担任项目督导,姚翔翔副教授提出“一带三核四环”概念并作为实际规划的执行负责人,组织了环艺景观和室内两个专业的精兵强将,在圆满完成市长汇报任务后,又进行了毕设创意构思的深化。
总体上,环南艺以百年艺术名校为依托,为原创性的文创辐射源,以古林公园城市中央绿地公园作为活动空间,把开放大学作为一个国际孵化区域、受众的体验区、国际文创的孵化中心和对社会开放的一系列的文创实践场所,以秦淮河风光带草场门大桥到定淮门大桥之间的区域作为商业性互动地域的概念。
这样的一个模式可以说在国内独一无二且在世界也是鲜有的,这个模式具有示范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非常独特,其设想是由南艺的老师、毕业生和一些毕业的米兰官方网站app下载安装近两千人至三千人将其使用起来,比如从事经营和管理、策划和运作、商业与销售、文创的原发性设计、教学辅导,包括开展各个种类的活动,我们南艺的学生也有了一个巨大的活动空间,真正形成了一个环南艺的格局,这就是所谓环南艺的意蕴,也是大南艺的概念。
环南艺项目介绍
“一带 三核 四环”,这一总体布局概念是由我院的副教授姚翔翔老师所提出的,其中“一带”是指秦淮河文创休闲带,“三核”是指南艺专业展演核心片区绿色、休闲文创核心片区,“四环”则是指一带三核紧密衔接,形成南艺区域四环结构。
南艺在其中作为专业展演核心片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展演平台、作品展示和校园文化空间,其中音乐厅、实验剧场、美术馆及各个学院的院级展厅,甚至一些车间、练功房、下午茶等是其他院校都难以拥有的,所以在这里,南艺精英文创硅谷成为了此次规划的打造理念,并以综合牌、辐射源、开放性、影响力、示范性作为其初衷与核心。
所谓综合牌,便是结合多学科,不断强化交叉性实验艺术发展。
辐射源则是指综合辅导/创作/研究,持续推出文创新类型、新品种、新形式,开放性更是我校一直以来的特色,即进一步有序开放展演及创作场所,如观摩过程、制作、排练、彩排、写生等,而影响力与示范性则为进一步打造有灵魂、有品位、有魅力的校园,成为城市客厅与市民公园,并为国内外提供以艺术院校为核心力量的文创园区建设经验。
南艺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但是要进一步开放,市民可以进入,不仅是看展览,不仅是听音乐会,而是可以进入车间来参观,体验制作的过程,可以参观练功房、琴房、排练厅等,来了解并理解艺术产生和创作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它的开放度。
丁源老师指导作品
徐旻培老师指导作品
对于与学校接壤的古林公园片区,绿色休闲文创是核心。
其中囊括了品牌示范、时尚运动和艺术天地三个项目,并希望其能与城市中央公园看齐。
例如两年一次的国际青年建造节,从现有的建造计划——南艺、东大、ETH开始,逐步扩大规模,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新锐青年建筑师、艺术家,共同打造。设计学院在1:1建造方面做了很多年,其中不乏优秀的搭建作品,但由于学校的面积与场地原因,这些优秀的作品并不能得到长时间的保留。
而这样一个青年建造节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搭建平台,随着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展,作为文化城市符号,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
另外,休闲娱乐运动场所与文化天地也必不可少,于是儿童游乐场所,如迷宫、多米诺骨牌或乐高搭建的活动场地,攀岩运动场所、温室庭园等有趣的设施空间更是为南艺师生与南京市民提供了好去处,而石膏房可以放置一些中外的石膏像,提供给南艺的老师进行授课教学,也可以提供给普通市民进行参观等,民居建筑博览、雕塑园作为文化场所在其中则集陈列、观赏、展示与一体,开展具有一定实践性的文创体验环节,更加迎合了现代人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
刘谯老师指导作品
◆《环南艺中央艺术公园“青年建造节”设计——公园景观家具设计研究》
汤子馨老师指导作品
丁治宇老师指导作品
在古林公园的北面区域,是国际文创孵化及教育核心片区,进行国际合作与文创成果孵化的基地,提供给社会进行一系列文创实践的场所。
其中夏季学院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以文创体验获得愉悦感,尤其是提升老年人群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艺术馆群则可以设置刘海粟艺术馆、民族乐器馆、数字媒体体验馆等,发挥艺术陈列展示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创教育质量,其中刘海粟艺术馆是将原嘉年华建筑进行改造,用来展示刘海粟文献、艺术思想、手稿、出版物等,举办纪念活动,艺术论坛等展示刘海粟学派作品,举办临时性展览。
在艺术天地的部分,对社会各界爱好者开放的实践工作室,学院提供相关设备,爱好者自备材料,专业老师提供艺术创作和技术操作指导。同时在此设置了非遗基地,使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
徐敏老师指导作品
李大雁老师指导作品
秦淮河沿岸是一个可以有效充分利用的地段。
从草场门大桥至定淮门大桥的秦淮河东岸,沿河固定船体,设置微型文创、创客、定制工作室及艺术沙龙等空间,举办小型音乐会,进行表演、欣赏、讲解等方式的体验互动交流。
在陆地上设置集装箱群,改造成为时尚橱窗,设置个性文创展示、品牌发布、流行色组橱窗等空间,发布流行色彩组合,发布新品牌,发布获奖作品,发布个性化小众设计,定期展示最新时装、首饰、家居、日用陶瓷、纺织品等文创产品。
在艺术后街,提升街区文化品位,分布休闲、商业、文创、体验、观赏等业态。
在广场市集利用有效空间,可以进行街舞表演、流行音乐演唱、涂鸦艺术的创作、肖像写生、灯光夜市等等,也可以举办有一定层次的画廊,开设文创市集跳蚤市场、街舞等活动,鼓励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的参与、展示和互动,让广大市民有机会于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接触、欣赏艺术和文化,将沿河公共区域与沿河建筑联系成为独具文化、艺术属性的有机体,实施新颖、有序的新型“产学研”示范模式。
施煜庭老师指导作品
金晶老师指导作品
徐炯老师指导作品
姚翔翔老师指导作品
◆“危机进行时”——“环南艺”文创园区水木秦淮北段建筑空间设计
◆“危机进行时”——“环南艺”文创园区水木秦淮北段景观空间设计
◆“危机进行时”——“环南艺”文创园区文创综合体内部空间设计
环南艺项目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标志着南艺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以其艺术氛围深深地熏陶着在校师生和周边居民的情况为基础,响应了国家文化大发展和南京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放大了百年名校艺术教育与文创优势资源的辐射力,助力全民审美教育的高层次普及及社会文化生态营造。
南艺师生共同奋斗,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答卷即将呈现。
采编 | 杨祎敏
编辑 | 胡天煜
感谢邬烈炎院长、姚翔翔老师讲解并提供资料
美 尚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