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学院最有历史与脉络的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近些年在全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米兰官方网站入口,将“实验性设计”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设计之中,体现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培养目标之中。
实验性的教学模式,贴合当代设计教育本体的价值取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国际视野为先导,以视觉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文化品质为内涵,以艺术语言为切入点,以形式表性为手段,以创新性设计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以设计学院的学科平台与整体实力为依托,以米兰站官网网站的多门类艺术专业为背景,体现课程、科研、设计的开放性与交叉性。
今年的平面设计分别由六位老师指导。毕业设计包含了书籍设计,文创设计,品牌设计,多媒体设计,实验性主题设计等。毕业设计展示了设计的实验性,叙事性等特点。
小编采访了毕业生朱天航同学,在采访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毕业设计《CONTEMPORARY FAITH》以及2014级平面设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与状态。
朱天航
ZHU Tianhang
2014级平面设计一班班长
2018白金创意国际平面设计大赛金奖
2017台湾国际平面设计奖Youth Award
2017台湾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铜奖
2017第七届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铜奖
▲《时代信仰》海报设计gif图
CONTEMPORARY FAITH
设计说明:
基于社会问题,利用新·旧神插图设计与咒符文字设计来调侃当代人的信仰。
设计来源于《美国众神》中新神和旧神之间一场正在酝酿的战争,旧神开始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徒,转而去信仰一些新崛起的新神(传媒之神,科技之神等)。新神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金钱、科技、情欲等的渴望。
现代社会下,本土信仰与外来的西方信仰,以及互联网、二次元等新信仰构成了现代人的复杂而又脆弱的精神世界的寄托,当代的愿望与需求也变得矫情与多样。借此,设计师构想出一个新的信仰:由新神与旧神组成,他们之间有相互的联系,维持人间的信仰需求。同时,设计师借用道家的咒符进行召唤这些神,这些新符咒有画法介绍,用法以及图示。设计师希望利用现场祭祀,求符求咒的“调侃”方式再现当代的精神贫瘠,在“胡诌”的设计咒符之中展现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设计师借用道符与神像来表现当代人与古人在祈愿上的不同点。古时的祈愿是正经的、虔诚的、高贵的;到了当代,它成为了一种戏谑的、随意的、廉价的。造成这样的是当代社会的价值观的变迁。咒符所代表的仪式是微小的,但又可以以小见大。笔者提取了它,进行再设计。书籍设计《时代信仰》,详细介绍了符的详细构成与功能,配以精彩的插图,通过书籍设计的编排来展现整个系统。
Design is derived from "American Gods" new and old god, a war is brewing between the old gods began to gradually lose their believers, to believe in the rise of some new new (god of media, the god of technology, etc.). The new god reflects the current society's desire for money, technology, lust and so on.
In modern society, the local beliefs and exotic western beliefs, as well as the Internet, secondary yuan new faith constitute the modern complex and fragile mental world, and the desire of the contemporary and demand also become hypocrisy and diversity. In this way, the designer conceived a new belief: it was composed of new and old gods, who we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maintained the belief needs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signer uses the Taoist mantra sheet to summon the gods, and these new spells are illustrated, used and illustrated. The designer hopes to use a way of "teasing" the charm to reproduce the spirit of the contemporary barren, in the design mantra of "lie" to show the spirit of the contemporary people.
The designer uses spellss and statues to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people and ancient people in their prayers. Ancient prayer was formal, religious, and noble. In modern times, it has become playful, casual and cheap. The result is a change in the value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ritual of the mantra sheet is small, but it can not be small. The author extracted it and redesigned it. The book “CONTEMPORARY FAITH”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he detailed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ymbols in detail. With wonderful illustrations, the whole system is presented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book design.
ZHU Tianhang
AD:HE Fang / TAO Feifei / WANG Fan
▲《时代信仰》海报设计
毕设名为《时代信仰》,他的灵感来源于拿来主义,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虔诚的信仰,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经常会说,菩萨保佑。然而心中却没有真正信仰菩萨,只是借菩萨挡灾,这样拿来“神”,拿来“信仰”是他的灵感来源,也是启发。
同时,美剧《America Gods》给了他一个想象的空间:新神和旧神之间正在酝酿一场战争,旧神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信徒,人们转而去信仰一些新崛起的新神(传媒之神,科技之神等)。新神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金钱、科技、情欲等的渴望。那么中国呢?中国的本土信仰(儒释道)与外来信仰(西方文化与网络文化)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可以构成一个系统?谁是主宰?
▲《时代信仰》主神设计
另外算命的咒符与算命的仪式也激发他的兴趣。古时的求符求签是正经的、虔诚的、高贵的;到了当代,它成为了一种戏谑的、街头的、廉价的行为。是当代的快速消费以及浮躁气息渲染而至。
▲《时代信仰》咒符设计gif图
对此,他做了资料与背景的调研,通过研究已有的咒符系统的结构与视觉符号,然后进行了关于“当代信仰”的视觉研究。从传统中提取元素,构建一个以当代设计表现手法为基础的视觉系统,将抽象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可理解的视语言是他在毕业设计中探索的。他拒绝简单的直接利用传统的视觉语言,简单的进行嫁接。更为合适的是用叙事性的系统设计,现代的语言去表明观点。对于设计的主题,他认为好的设计作品可以用两分钟就解释的一清二楚。
当我们问到:“在这一年的创作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学长回答到:“毕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我之前没有经历的。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不停的的进行修改。当然,我得接受不同老师的意见,然后综合考虑。最后做出来的效果可能不是我一开始预想的,因为我的确没有办法预料的。还有就是经费问题等。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内心,就是自己有没有勇气去打破原来的惰性,不停的问自己,这样的方案是可以让大家接受的吗?有没有传达出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可以说服自己的吗?最后,如果有勇气和勤劳一点,毕设会搞定的。”
▲《时代信仰》曼陀罗设计
成品与最初设想的差别
学长说;“差别在于细节呈现,毕设是一个综合考量的产生的结果,是我和老师进行相互商量的结果,不完全属于我,也不完全属于老师,属于2018南艺的毕设,属于平面设计系。也正是面向的观众决定了这个毕业展的公开性,很多尺度的问题需要被考虑。”由此可以看出,每一件设计作品从初想到定稿是要经历很多删减和修改的,毕竟要想实现所有的想法是有很大的难度的,现实是有限的,有些想法并不可以实施,这对理想化就有很大的限制。
创作过程的划分以及心理状态
在一年的创作过程中,朱天航把他的创作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1.选题准备,时间跨度大约是大四开学的前两个月。
2.确定题目方向,大约是2017年11月。
3.设计初步尝试是在2017年12月。
学长向我们讲述到本学期主要是设计执行,完成所有的文字设计和插图设计并进行编排,这一年,学长前期在准备留学,准备结束后一直在赶毕设的进度,有的时候心理很焦灼,因为自己想的和现在毕业展的尺度所能接受的有距离,现实不能实现的内容只能一直妥协。之后又因为之前没有完成过那么庞大和完整的方案,所以很多没有想好就动手,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不管怎样,毕设临近结束,他已经坦然。只希望完美的结束毕设,为他的大学画上句点。
▲《时代信仰》书籍设计 短视频
▲《时代信仰》书籍设计
谈起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
朱天航向我们介绍到,同学们有进行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动画,插图,3D设计等。总体来说是比较丰富的,体现了视觉语言的多维。学长学姐们的毕业设计的主体皆与生活相关,有很强的情感蕴含其中。例如刘均辉学长与彭帅学长的毕设利用字体设计出父母对于孩子的碎碎念,每一句温暖的唠叨都有情感与画面感。诸靖雯同学的毕设探讨了三维在平面当中的可能性,选择宇宙,空间,维度作为主题,以霍金等科学家的理论作为支撑,将其视觉化艺术化呈现,采用C4D等动画技术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张力。朱永豪同学聚焦了年轻人“困”的现状,进行调研,最后数据整理进行编辑,纯粹的利用书籍设计表现出“困”与夜晚的状态。总的来说,平面设计的毕业设计涵盖了几乎视觉的所有媒介:品牌,书籍,字体,插图,动画等。显现了南艺设计的主题概念与形式语言的实验性与叙事性,创意性与主题性风格。
▲《时代信仰》小册子设计 短视频
四年时光,无数感言
学长衷心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放开自己,开拓眼界,不要只看设计,只关注校园。外面的世界很美,勇于迈出第一步。不要还没有尝试与付出就关注于琐碎的条条框框的“规则”与麻烦,当你付出很多,作品会呈现出一切。包括你的状态,技巧,气息。
他特别强调:“在往年的毕业展中,外界总会对南艺的平面设计有这样的评论:南艺的学生只有琐碎的细节,一味的视觉,导致视觉疲劳与重复。文本较为弱化。形式与文本统一的设计似乎较少。”对于这样的言论,学长认为,当有人这样并且评价的时候,或许就是改变的时刻了。2018,南艺的学生有在努力,大家都有在虚心学习,改进自己的不足,试图探索视觉之外的部分。理清框架与文本,希望向真正的实验性,叙事性平面设计靠近。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学长很幸运能在南艺,在设计学院,在视觉传达专业遇到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与志趣相近的同学。感激指导毕业设计的三位老师:何方老师,陶霏霏老师,王帆老师。也感激其他给予关心与指导的老师与同学。大学四年,很感激他们对自己的建议与鼓励!南艺的四年,很美!
▲《时代信仰》展陈设计
采编 | 李沐阳
编辑 | 黄今
图片及视频由朱天航同学提供
美 尚 设 计